测绘基础知识包括什么
测绘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测绘定义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由政府提供经费,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周期性实施的基础性、公益性测绘工作。
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是指表述地表之上居民地、交通网、水系、植被、行政区划界线、地理名称、地貌形态、大地测量控制网点等普通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及属性信息。
基本地图
基本地图是指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按国家统一成图技术标准测制或编制的,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通地图。
基础测绘成果
基础测绘成果是指实施基础测绘工作所得到的基础控制测量数据、基础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基本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承载基础地理信息的测绘成果。
基础测绘设施
基础测绘设施是指为实施基础测绘及实现基础测绘成果资源共享,用于开展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发等工作的永久性测量标志、测绘仪器及作业装备,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等基础设施。
地图制图
地图制图是将测量所得的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又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地物与地貌
地物是指地面上的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县界等)的总称。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主要分为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
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1954北京坐标系是将我国大地控制网与前苏联1942年普尔科夫大地坐标系相联结后建立的我国过渡性大地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确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基准面。
测绘基准与大地基准
测绘基准是指一个国家整个的测绘起算依据和各种测绘系统的基础,包括所选用的各种大地测量参数、统一的起算面、起算点、起算方位。大地基准是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包括一组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
这些知识是测绘工作的基础,对于理解测绘的目的、方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