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里的代码
论文里的代码
在论文中引用代码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文献类型代码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代码以单字母标识:
`J` 表示期刊文章
`C` 表示论文集
`N` 表示报纸文章
`D` 表示学位论文
`R` 表示研究报告
`S` 表示标准
`M` 表示专著
`P` 表示专利
`A` 表示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代码引用格式
在论文中插入代码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代码块格式化:使用缩进、等宽字体或背景色突出代码块。
行内代码:使用等宽字体或斜体标识少量代码片段。
附件或补充材料:对于长或复杂的代码,可以将其作为附件或补充材料附加在论文后面。
查找代码来源
仔细阅读论文,查找是否提及代码或数据来源,可能会有链接指向代码实现。
查找第一作者的个人主页或GitHub,作者可能会分享代码。
直接给作者发邮件请求代码,但回应可能不大。
在Google上搜索论文名和特定编程语言(如matlab)查找代码。
如果算法可以分步解决,单独查找每一步的代码可能更容易找到现成的代码。
注意事项
代码在查重时会被纳入检测范围,原创代码的重复率通常较低。
在撰写代码时,可以基于现有代码添加基本内容以降低重复率。
代码片段应遵循论文其他文本的排版格式,并可能需要包含行号、注释和引用格式。
提供原始代码文件的备份,避免代码在论文中遭到篡改或损坏。
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遵循以上步骤和规则正确引用论文中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