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作文
董遇,字季直,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一生勤奋好学,尽管生活贫苦,却始终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董遇读书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利用“三余”时间进行学习。所谓的“三余”,指的是 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余业时间,还有阴雨天。董遇认为,这些时间虽然看似不多,但只要善于利用,就能积累大量的阅读时间。
董遇不仅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白天忙于田间劳作,但每当地头休息或回家吃饭时,都会抓紧时间读书。夜晚,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时,他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遇到阴雨天,他更是会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听着雨声,高声朗诵古人的诗文。
董遇的“三余”读书法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惜,更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手中有书籍,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董遇的“三余”读书法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抱怨时间不够用,却忽略了身边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闲时间。只要我们能够像董遇一样,善于利用这些时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此,我建议大家从今天开始,珍惜身边的“三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学习和阅读。无论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还是夜晚的一盏灯光,甚至是阴雨天的一片宁静,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让我们像董遇一样,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学习点亮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