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设计专用词
道路景观设计专属名词及其解释如下:
平整度:
衡量道路内部地形平坦程度的指标,表现为水准量和锥形量之间的差异,要求平整度满足一定标准以确保行车安全。
滞留水:
指植被覆盖的路面表面形成的水池,通常表现为路面沟壑,会影响平整度并阻碍车辆通行,需进行排水处理。
行车安全:
在组团及道路景观设计中,涉及道路设计(如路宽、路肩宽度、路面质量等)和周边环境的控制(如路灯数量、交通标志安装等)。
道路景观:
通过不同植物、材料和因素创造美丽特色景观的设计方式,旨在提升道路的美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道路红线:
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通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是法定分界线,对线路划分有重要影响。
道路分级:
根据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进行分类,决定道路的宽度和线型设计,我国城市道路通常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
道路总宽度:
也称为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
园林景观路:
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
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分为中间分车绿带和两侧分车绿带,有组织交通和夜间行车遮光的作用。
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
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交通岛绿地:
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及其绿地。
绿道:
在景观设计中,绿道有更深更广的内涵,指连接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自然走廊和人工走廊,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
这些名词和概念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设计师和规划者从多个维度提升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