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亚甲蓝标准执行难吗?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中,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然而,在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亚甲蓝标准执行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从机制砂亚甲蓝标准的背景、执行难点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制砂亚甲蓝标准的背景
亚甲蓝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的外加剂,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然而,亚甲蓝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亚甲蓝残留物会对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保障环境和人民健康,我国制定了《混凝土外加剂亚甲蓝标准》(GB 8076-2008),对亚甲蓝的添加量、残留量等进行了严格规定。
二、机制砂亚甲蓝标准执行难点
- 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对机制砂亚甲蓝标准的执行监管力度不足。一方面,相关部门对机制砂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擅自提高亚甲蓝添加量,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剂。另一方面,对混凝土、砂浆等使用亚甲蓝的建筑材料产品监管力度不够,使得部分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 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机制砂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缺乏对亚甲蓝添加量和残留量的准确控制能力。此外,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 产业链条不完善
机制砂产业链条较长,涉及原料采集、加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由于产业链条不完善,导致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使得亚甲蓝标准的执行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 企业自律意识不强
部分机制砂生产企业缺乏自律意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亚甲蓝标准的执行。同时,部分企业对亚甲蓝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应对措施
-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机制砂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亚甲蓝标准的执行。同时,加强对混凝土、砂浆等使用亚甲蓝的建筑材料产品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 提高技术水平
鼓励机制砂生产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亚甲蓝添加量和残留量的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技术培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完善产业链条
政府部门应引导机制砂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亚甲蓝标准的执行。此外,推动产业链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降低亚甲蓝对环境的影响。
- 强化企业自律
加强企业自律,提高企业对亚甲蓝危害的认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自觉遵守亚甲蓝标准。
- 推广新型环保材料
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新型环保材料,如无亚甲蓝混凝土、砂浆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机制砂亚甲蓝标准执行难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检测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监管、提高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企业自律,才能确保亚甲蓝标准的有效执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