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点点(点景):
通过植物栽植中的单植、丛植等手法,形成园林的焦点和点缀,如自由式、陈列式、旋转式、放射式、特异式等,以增加景观的艺术效果。
放线:
在园林施工中,通过不同彩叶类灌木的栽植,形成艺术线条。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直线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曲线则多用于后现代派风格的园林设计,以增加流畅之美。
立面景观:
利用大面积的草坪、地被和高篱等立体感植物栽植方式,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面的使用是自由的、活泼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组合或层叠,表现出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节奏与韵律感:
在景观修饰中,节奏与韵律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视觉和情感上的韵律感,使景观更具动感和和谐性。
构思:
这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需要考虑满足使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构思阶段是设计的基础,决定了设计的整体方向和风格。
构图:
包括平面构图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等用图示形式准确表现;立体造型则是通过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体现整体和细部的设计意图。
对景与借景:
在平面布置中,通过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安排景物,形成视觉中心。对景可以是直接对景或间接对景,而借景则是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或设计手法借用远处景致,以丰富景观的层次和深度。
框景:
通过设置框架或开放窗口,将远处的景观限定在框架内,突出远景的美感,使其成为园林的主题景观或焦点。
添景:
引入新的植物、装饰物或艺术品,丰富景观元素,或通过改变布局和结构提升景观品质和视觉效果。
障景:
利用屏障、墙壁等元素隐藏或遮蔽视线,创造私密或安静的空间,增加景观的神秘感。
夹景:
通过建筑物、假山等元素在视线两侧形成夹持效果,突显远处或近处景观的美感和重要性。
漏景:
通过设置障碍物,形成视觉上的通透效果,增加景观的层次和深度。
引导与暗示:
利用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如游廊等,引导人们至特定景观,创造引导性和探索性空间。
加强对比和衬托:
通过植物特征的对比和形态的衬托,体现艺术构思,有效衬托植物景观。
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
通过植物的分层配置和花色的搭配,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避免单调性。
加强植物与其它景观的组合: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增强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如建筑、水体的协调性和和谐性。
几何图形的运用:
通过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演变,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
分离、嵌套、减缺、穿插、相接:
这些基本形的组合关系在景观设计中可以用来创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和视觉体验。
渐变:
通过有规律的变化,给景观空间带来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景观设计程序:
包括任务书阶段、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风格进行选择和调整,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功能完善的景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