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工作流程

海洋测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坐标转换

确定坐标转换参数和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模型(如四参数或七参数)。

进行坐标形式的转换,包括同一投影带的高斯平面坐标和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

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收集高程异常控制点的GPS测量数据和水准测量数据。

整理重力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资料,进行重力点的重力归算和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一恢复技术完成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利用融合技术消除或消弱高程异常控制点与对应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不符值,完成与国家高程系统一致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水下地形测量

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设备监测和调试、测线设计等。

测量过程:包括水深测量、潮汐测量、声速测量等。

数据处理:包括多波束数据处理、水深改正、质量控制、归位计算等。

质量评估:利用主检比对等方法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估。

图形绘制:将测点平面坐标和水深进行转换,获得图形绘求的坐标系系统和垂直基准下的成果,用于水下地形图绘制。根据比例尺设计图幅,进行水下地形图绘制。

海图制作

海图总体设计:确定海图图幅规格、数量和对海图的分幅,以及每一幅海图的标题、图号及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包括标题内容和位置、各种图表、说明文字以及方位圈配置的位置等。

现代测量技术

实地调查测量:通过专业的海洋调查船进行实地测量,收集海洋地形、底质、水文等数据。

遥感航空测量:利用遥感卫星和航空摄影等技术,获取广阔海域的综合信息,提高测绘效率和覆盖范围。

精准测量:采用先进的声波测深技术精确测绘海底地形轮廓。

地图绘制:将收集的海底测量数据绘制成详细的海洋地形图。

质量管理和成果提交

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整理、汇编和提交测量成果,为相关项目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以上步骤,海洋测绘能够全面、准确地测量海洋底部的地球物理场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并绘制出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和专题海图,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