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有哪些培养模式?

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职博士作为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将针对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对其培养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一、培养目标

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心理学发展动态;
  2.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心理学研究;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4.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招生对象

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在职人员;
  2. 具有心理学相关工作经验,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的在职人员;
  3.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在职人员。

三、培养模式

  1. 全日制培养模式

全日制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脱产学习心理学博士课程。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时间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
(2)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等;
(3)学生可以与导师、同学进行密切交流,有利于学术探讨和团队协作。


  1. 非全日制培养模式

非全日制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业余时间为主要学习时间,兼顾工作和学习。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有利于平衡工作和学习;
(2)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术活动,拓宽视野。


  1. 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指中科院心理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心理学博士。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可以享受到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术水平;
(2)学生可以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3)学生可以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位,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

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学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2. 心理学专业课程: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3. 研究方法课程:如统计学、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等;
  4.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

五、毕业要求

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取得相应学分;
  2. 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总之,中科院心理学在职博士招生培养模式多样,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