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国标对生产工艺有何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行业对砂石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砂石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能,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机制砂》(GB/T 14685-2011)国家标准。该标准对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机制砂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机制砂国标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一、原料要求
- 原料质量
机制砂国标要求,机制砂的原料应符合《天然砂》(GB/T 14684-2011)的要求,即原料质量应符合天然砂的质量标准。这要求机制砂生产企业必须选用优质原料,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机制砂。
- 原料粒度
国标对原料粒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原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80mm。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均匀性,减少细度模数偏大或偏小的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生产工艺
- 破碎设备
机制砂国标要求,破碎设备应具有高效、稳定、低能耗的特点。目前,我国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这些设备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同时,还需具备以下特点:
(1)破碎腔型:破碎腔型应适应不同原料的破碎要求,确保破碎效果。
(2)破碎比:破碎比应满足国标要求,保证机制砂的粒度分布。
(3)耐磨性:破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筛分设备
筛分设备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国标要求筛分设备应具有以下特点:
(1)筛分效率:筛分效率应满足国标要求,确保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均匀。
(2)筛分精度:筛分精度应满足国标要求,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3)耐磨性:筛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洗砂设备
洗砂设备用于清洗机制砂,去除其中的杂质。国标要求洗砂设备应具有以下特点:
(1)清洗效果:清洗效果应满足国标要求,确保机制砂的清洁度。
(2)自动化程度:洗砂设备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3)能耗:洗砂设备应具有较低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三、环保要求
- 粉尘治理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国标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粉尘治理。常用的粉尘治理措施有:
(1)密闭输送:采用密闭输送系统,减少粉尘外泄。
(2)喷淋降尘:在破碎、筛分等环节设置喷淋降尘设备,降低粉尘浓度。
(3)除尘设备: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确保粉尘排放达标。
- 噪音治理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国标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噪音治理。常用的噪音治理措施有:
(1)隔声设施:在破碎、筛分等设备周围设置隔声设施,降低噪音传播。
(2)减震措施:对振动较大的设备采取减震措施,降低噪音。
(3)优化设备布局: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减少噪音干扰。
四、质量控制
- 质量检测
国标要求机制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原料、生产过程、成品进行全流程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粒度检测:采用筛分、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检测粒度。
(2)含泥量检测:采用水洗法、超声波法等方法检测含泥量。
(3)含水量检测:采用烘干法、微波法等方法检测含水量。
- 质量保证体系
机制砂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常用的质量保证措施有:
(1)原料采购:严格筛选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质量。
(2)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标要求。
总之,机制砂国标对生产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标要求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镍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