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设计基本手法

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包括以下几点: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保持自然栽植,避免人工之态。园林绿化应结合绿化和美花,通过不同植物配置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境。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例如,早春时节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花量大但常绿量不足的问题,其他季节则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延长花期并丰富景观。

围合空间的合理利用:

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冠下空间、封闭性、竖向空间等几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组团绿地需求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以隔离外界嘈杂和灰尘,形成宁静的活动场所。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处理林缘线和林冠线时要有变化和韵律,以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

加强对比和衬托艺术手法的应用:

根据植物的特征与形态,形成花形花色、姿态高低、叶形叶色对比,完美体现艺术构思,有效衬托植物景观。配置植物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性,追求植物与植物以及景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和谐。

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

避免景观单调性,注意调和景观背景,适合作为背景的植物多为乔木类。进行分层配置,顺序一般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并注意植物花色花期的配置,构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加强植物与其它景观的组合:

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等景观元素搭配时,要注意协调统一,形成灵活生动的手段。例如,植物与建筑搭配时,植物不可喧宾夺主,要起到衬托建筑的作用;与山体搭配时,要结合山体特征和造景需求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与水体搭配时,要加强水体本身表现的艺术效果,选择线条柔和、色彩艳丽的树种,以突出水体的柔和感。

这些手法共同构成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框架,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富有生态意义的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