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河砂,对建筑材料抗裂性有何要求?

机制砂与河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作为砂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材料的抗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机制砂与河砂的特性出发,探讨它们对建筑材料抗裂性的要求。

一、机制砂与河砂的特性

  1. 机制砂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加工,将天然岩石破碎、筛选而成的砂。其特点是:

(1)粒形较好,多为立方体或近似立方体,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2)含泥量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可调节级配,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1. 河砂

河砂是指河流冲刷、沉积形成的天然砂。其特点是:

(1)粒形较差,多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2)含泥量较高,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碱骨料反应、冻融破坏等问题。

(3)级配不均匀,难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二、机制砂与河砂对建筑材料抗裂性的要求

  1. 抗压强度

抗裂性与抗压强度密切相关。机制砂由于粒形较好,含泥量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裂性。河砂则因粒形较差、含泥量高,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

要求:选用机制砂时,应确保其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选用河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含泥量,提高抗压强度。


  1. 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作用的能力。机制砂与河砂的耐久性对建筑材料的抗裂性具有重要影响。

要求:

(1)选用机制砂时,应确保其含泥量、含粉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选用河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含泥量、含粉量等指标,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级配

级配是指砂粒大小的分布情况。合理的级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抗裂性。

要求:

(1)选用机制砂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选择级配,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

(2)选用河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级配,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1.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程度。热膨胀系数过大,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要求:

(1)选用机制砂时,应确保其热膨胀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2)选用河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热膨胀系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1. 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骨料中的硅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出现膨胀、开裂等问题。

要求:

(1)选用机制砂时,应确保其不含碱骨料。

(2)选用河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碱骨料含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三、结论

机制砂与河砂对建筑材料抗裂性的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地区特点等因素,合理选用机制砂或河砂,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性能,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的抗裂性。

猜你喜欢: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