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平地形式
在景观设计中,平地形式主要指 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园林功能和活动需求。以下是关于平地形式的一些关键点:
定义与用途
平地是指园林地形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通常包括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平地便于进行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人流集散,也可造成开朗景观。
坡度与特点
平地的坡度通常在1%至7%之间,有时可允许有1%至5%的高低起伏的缓坡,以形成自然式的起伏柔和的地形,避免景观显得空旷和呆板,同时防止坡度过陡过长造成的水土冲刷和流失。
地面材料
土地面:多设在林中空地,有树阴的遮蔽,适合做游息活动场地。
沙石地面:有些平地有天然的岩石、卵石、沙砾,可稍加整理,用作活动场地和风景游息地。
铺装地面:可用作游人集散的广场、观赏景物的停留地点,进行各类活动的场地。铺装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结合自然环境作不规则的。
种植地面:在平地上植以花草树木,形成不同的景观,集活动、休息、观赏于一体。如花坛、花境可用于游赏,草坪草地常用做活动休息,树林、疏林可用于游息和观赏。
设计考虑
在平坦的地形中,需要有大于5%的排水坡度,以免积水,并要利用道路、明沟排除地面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