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动物的文献综述
虐待动物的文献综述
虐待动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虐待动物相关文献的简要综述:
法律视角
刑法规制:陈琳琳在2015年发表的《虐待动物行为的刑法规制》一文中探讨了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
犯罪构成:杨源在2011年的研究《论虐待动物罪的犯罪构成》中分析了虐待动物行为的犯罪构成要素。
心理学视角
性格障碍: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提出,童年时期对动物的虐待可能预示着发展出冲动和攻击性的性格障碍。
攻击性行为:Tapia的研究指出,虐待动物的儿童可能展现出其他攻击性行为,如破坏、欺凌、打架、偷窃和发脾气。
社会学视角
家庭影响:研究表明,伤害宠物动物的青少年中,高攻击行为水平可能归因于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经历的身体暴力,尤其是来自父亲的形象实施残酷惩罚。
行为学视角
动物福利:常红和张忠潮在2008年的研究《我国动物园动物保护问题探析》中讨论了动物园动物保护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动物权利:常纪文在2009年的研究《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之法学辨析》中探讨了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应用研究
动物行为研究:冯志强等人在2011年的研究《三筒互通装置和在研究动物行为中的应用》中提到了使用特定装置来研究动物行为,这可能与动物福利和保护有关。
以上文献涵盖了虐待动物问题的不同方面,从法律、心理学到社会学,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