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物表示

在测绘中,地物表示是通过特定的符号、图形和文字来展示地面上各种有形和无形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属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表示方法:

比例符号

比例符号是按照测图比例尺将地物的实际形状和大小缩小并绘制在图上的符号。适用于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如房屋、湖泊、森林等。这些符号能够反映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大小,便于在图上量测面积和长度。

非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用于表示那些因尺寸太小而无法按比例尺缩小到图上的地物,如测量控制点、独立树、电杆、水塔、水井等。这些符号主要表示地物的位置和类别,但不能表示其形状和大小。

半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是指长度按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一般用于表示长度大而宽度小的狭长地物,如铁路、公路、河流、堤坝、管道等。这种符号能精确定位和量长度,但不能显示其宽度。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符号表示外,还需要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进行说明或补充,这种表达地物的方法称为地物注记。例如,河流、湖泊、铁路的名称,用特定符号表示的草地、耕地、林地等地面植物等。

线状符号

线状符号用于表示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如道路、小河、管道等。这些地物的长度可以按比例尺缩绘,而横向宽度则不依比例尺缩绘。

晕渲法和网格法

地貌的表示方法包括晕渲法和网格法。晕渲法通过等高线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平坦。颜色的变化也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颜色越深,海拔越高。网格法通过方格或斜线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方格或斜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坡度的陡缓,散点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点的大小和疏密程度表示地貌的变化趋势。

通过这些方法,测绘人员能够在地形图上准确、清晰地表示出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为地图使用者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