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中误差是什么
测绘中的误差是指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这种误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测量方法的不完善、观测者的主观因素、仪器本身原因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减小。
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及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
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即使在完全消除系统误差这种理想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测量对象,仍会由于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对同一测量对象多次重复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误差呈现无规则涨落。粗大误差
(粗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由于设备、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离群误差,是比在正常测量条件下所可能出现的最大偶然误差还要大好几倍的误差。
极限误差:
当观测误差值超过极限误差时,则认为发生了错误,相应的观测值应重新观测或舍去不用。极限误差是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用于衡量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相对误差越小,说明测量结果的精度越高。
在测绘工作中,通常通过多次测量并计算中误差来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中误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的估计值,用于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通过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提高测绘成果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