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空间序列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序列是指通过一定的流线组织空间,形成起承转合等转折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建筑景观上,还需考虑人在其中的活动,确保空间的连续组织及关系,并强调一种有机的秩序感。具体到园林设计中,空间序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论述:
环形路线:
这是常见布局方法中最简单的形式,多用于小园中,形成闭合的状态。建筑物沿园的周边布置,中央设有水池,所有建筑物均面向水池,形成向心、内聚的感觉。主要入口通常位于园的一角,设计借对比作用以开阔视野,进入园内后,通过点缀亭榭等元素引导视线,形成高潮,最后沿园的另一侧返回入口,形成一个环形的序列。
贯穿路线:
这种形式串联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节点,形成动态的流线,使人在行进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空间的连续变化和节奏感。
辐射路线:
从中心点向外辐射,形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景观区域,这种形式适用于大型园林,能够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空间序列的创造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原则:
序列空间的创造是城市空间属性要素(点、线、面)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城市整体环境目标出发,对现状散乱的城市空间施以重整。
功能原则:
序列空间的组织以满足城市空间的各种功能为前提,包括公共活动、交通、商业娱乐等,通过合理的组织与布局,给予有计划的诱导与控制。
景观原则:
尊重城市景观的控制理论,包括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确保城市公共空间中市民的各种活动具有规律性和领域性。
此外,空间序列在园林设计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空间分隔:利用水池、山石、廊道等元素作为空间分隔,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空间对比:通过相邻空间的对比,强化空间的动态变化和节奏感。
节奏与韵律:空间序列的节奏和韵律可以通过建筑、植物、道路等元素的排列组合来表现,形成富有韵律与节奏的景观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