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劝导》的摘要
毕业论文《劝导》的摘要
《劝导》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创作于1816年,并在她去世后于1818年出版。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也被认为是她创作生涯中的成熟之作,尤其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上展现了她的独特风格。
小说《劝导》主要特点包括:
人物塑造:
小说塑造了新式女性形象,强调女性在情感追求中的理性与感性并重,与早期作品相比,安妮这个角色在个性和情感表达上更为成熟和深刻。
叙事手法:
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时间感带来的张力,通过“时间畸变”的巧妙运用、时序的交错、时距的省略等手法,打破了现实世界的限制,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婚恋观:
小说探讨了婚恋自由和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表面上看似传统的灰姑娘故事模式,实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婚姻自主选择的深刻思考。
反讽艺术:
简·奥斯汀在《劝导》中运用了人物反讽和结构反讽的艺术手法,通过这些手法体现了与前五部作品不同的价值观,并展现了她作为18、19世纪过渡时期作家的特点。
女性主义思想: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尤其是安妮,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特征,通过她们的经历和抗争,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劝导》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理解19世纪初英国社会及女性地位变迁的重要窗口,同时展现了作者简·奥斯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