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的资料

关于测绘的资料如下:

测绘定义

测绘是测量与绘图的总称,主要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并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

测绘历史

测绘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史时代,如利用测绘学整理尼罗河泛滥后的农田边界。

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管子》中收集了早期的地图。

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中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司南”。

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中国最早的地图。

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涉及测量空间和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地形图。

在开发处女地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测绘工程师需测量绘制地形图并提供其他信息资料,以便决策、规划和设计。

测绘对象广泛,包括地表的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

测绘学分支

大地测量:包括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

工程测量:包括地籍测量、桥梁测量、道路测量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

测绘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

主要技术核心包括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测绘应用

测绘成果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

测绘还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

测绘误差与精度

测量误差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常用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系、图例、注记等。

这些资料涵盖了测绘的基本定义、历史、工程应用、技术分支、以及误差与精度的概念,有助于全面了解测绘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