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帮助广大在职人员了解相关信息。
一、课程设置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类。
- 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公共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
(2)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3)外语:包括英语、日语、法语等课程。
(4)计算机应用: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
(2)前沿课程:包括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学术热点问题等课程。
(3)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课程: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课程。
(2)应用型课程:包括社会调查、政策分析、项目管理等课程。
(3)国际交流课程:包括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等课程。
二、学分要求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学分要求如下:
总学分要求:在职博士生总学分要求为40学分,其中公共课程10学分,专业课程25学分,选修课程5学分。
公共课程学分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课程共计10学分。
专业课程学分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前沿课程、专题讲座等共计25学分。
选修课程学分要求:跨学科课程、应用型课程、国际交流课程等共计5学分。
三、考核方式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口试等形式,占总成绩的50%。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占总成绩的20%。
四、总结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在职博士生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丰富的学术资源,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广大在职人员来说,了解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