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中定位定义包括

在测绘中,定位的定义涉及测量和表达某一地表特征、事件或目标在 什么空间位置的理论和技术。这一定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中观和宏观世界的空间位置确定

定位是指测量和表达信息、事件或目标在什么时间、什么相关的空间位置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这一定义侧重于讨论中观和宏观世界中有关信息、事件和目标的发生时间和空间位置的确定。

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直接确定信息、事件和目标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统的坐标位置测量。例如,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在固定测站上进行观测,确定测站位置的卫星定位。

相对定位:确定信息、事件和目标相对于坐标系统内另一已知或相关的信息、事件和目标的坐标位置关系。例如,导航型GPS接收机在运动状态下,测定动点的实时位置及其状态参数(如速度、时间和方位)。

此外,定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分:

静态定位:将GPS接收机静置在固定测站上,观测数分钟至2小时或更长时间,以确定测站位置的卫星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由于接收机位置固定,可靠性高,精度也较高,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中。

动态定位:确定与各观测站相应的、运动中的、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或轨迹的卫星定位。特点是测定一个动点的实时位置,多余观测量少,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导航型GPS接收机通常要求测定动点的实时位置以及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如速度、时间和方位。

综上所述,测绘中的定位定义涵盖了测量和表达地表特征、事件或目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位置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两种方式,并且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