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名人趣事
沈括的边防调查:
沈括在编制《边防木图》和《手令图》的过程中,创新传承了以制图六体为代表的中国制图传统。他通过狩猎之名,行勘察之实,对边区的地形险易和边防驻军的设防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他利用木板和木屑堆制立体地图,用来研究边防部署,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实用性。
王任享院士的航天摄影测量:
王任享院士在因前列腺癌住院手术期间,仍然关注着天绘1号测绘卫星的核心技术问题。他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摄影测量技术,解决了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的难题,为中国的航天摄影测量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胡广伦的区域网平差:
胡广伦是中国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开拓者之一。他在衡山举办的第一个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培训班中,培养了一批测绘技术人才,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辟了道路。他还利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开发了电算加密新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的测图。
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合作:
明朝万历年间,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万国全图》等西方科学著作,并学习了西方的测绘技术。徐光启在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了《同文算指序》,推动了实用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刘宗耀的测绘经历:
刘宗耀是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地籍测量队的一名老测绘,他从1993年入职至今已有29年工龄。他分享了许多外业测绘的见闻和趣事,包括当年野外作业过程中的艰辛和趣事,展现了测绘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常本义的炮位侦察雷达研制:
常本义研究员参与了371炮位侦察雷达的研制,是该型雷达数字地图自动定位系统的主创人之一。他回忆起在华山脚下的成功试验,展示了雷达在军事测绘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数字地图的问世:
常本义和他的同事们在1975年成功利用电子计算机制作了中国第一帧等高线图。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数字地图测制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趣事不仅展示了测绘名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还反映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