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责任追究有哪些规定?

在我国水利施工领域,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责任追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明确了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以下是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

一、责任主体

  1.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 施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 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应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 施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全面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5.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安全责任追究的范围

  1. 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造成事故的。

  2. 违反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造成事故的。

  3. 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

  4.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不报告、不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

  5. 故意隐瞒事故、篡改事故报告、阻挠事故调查等行为的。

三、安全责任追究的方式

  1. 行政责任追究: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

  2. 刑事责任追究: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追究:因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 职务责任追究:对因失职、渎职等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安全责任追究的程序

  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责任追究决定:对追究责任的决定,应依法予以公示,并告知当事人。

  4. 责任追究执行:对追究责任的决定,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执行。

五、安全责任追究的期限

  1. 行政责任追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 刑事责任追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对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追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对因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总之,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责任追究的规定,旨在强化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单位和人员应认真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

猜你喜欢:资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