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规定

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规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目的: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班主任工作,发挥其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角色: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人生导师。

班主任职责: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学生记录成长,评定操行,提出奖惩建议,与教师、家长和社区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配备与选聘

配备要求:每个班级应配备一名班主任。

选聘条件:教师应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善于沟通、爱岗敬业、具有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聘期: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培训:初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应接受岗前培训。

职责与任务

学生管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尊重人格。

教育实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学生记录成长,评定操行。

待遇与权利

工作量:班主任工作量按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基本工作量。

津贴: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分配中应倾斜。

权利保障:学校应为班主任创造工作条件,保障其待遇与权利。

其他规定

行为规范: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着装得体,使用普通话,与学生和家长礼貌交流。

坐班制度:教师应实行全天候坐班制,正常上班期间需履行请假手续。

旷课扣款:教师无故旷课将受到扣款等处罚。

以上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主要内容。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班主任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