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依据不包括哪些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依据不包括哪些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日益增长。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为一种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依据哪些标准进行审核,哪些标准不包括在内,一直是企业和审核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 国际标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9001:201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规模和行业的组织。该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度和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 国家标准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16是我国依据ISO 9001:2015标准制定的等同采用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该标准与ISO 9001:2015标准内容基本一致,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 行业标准
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汽车行业、电子行业、医药行业等,均有各自的标准。这些行业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包括的标准
- 企业内部标准
企业内部标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用于指导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活动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企业内部标准不属于审核依据,因为它们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 质量改进工具和方法标准
质量改进工具和方法标准是指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质量改进的工具和方法。如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这些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并非审核的主要依据。
- 质量认证标准
质量认证标准是指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质量认证的标准。如ISO 9001、ISO 14001等。这些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并非审核的主要依据。
- 政府部门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政策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针对特定行业、领域制定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这些政策法规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并非审核的主要依据。
三、总结
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审核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包括企业内部标准、质量改进工具和方法标准、质量认证标准以及政府部门政策法规。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应重点关注审核依据,确保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免费项目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