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不达标,劳动合同解除时的赔偿标准如何执行?
在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时,如果员工绩效考核不达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解除。然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用人单位需要依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本文将围绕绩效考核不达标,劳动合同解除时的赔偿标准如何执行进行详细阐述。
一、绩效考核不达标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关系
绩效考核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评价方式,是衡量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在绩效考核不达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绩效考核不达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判断是否符合上述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如果符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不符合,用人单位则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解除时的赔偿标准
- 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其中,工作年限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违反了合同约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
赔偿金 = 经济补偿金 × 2
- 特殊情况下的赔偿标准
(1)劳动合同到期前,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三、绩效考核不达标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执行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向劳动者说明解除理由,并书面通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时,应当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
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赔偿标准有异议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决。
总之,在绩效考核不达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执行赔偿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在遇到劳动合同解除时的赔偿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猜你喜欢:中国CHO素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