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出口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制砂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机制砂的生产和出口。为了确保出口机制砂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出口标准。以下是关于机制砂出口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标准范围
机制砂出口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制砂的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标准范围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
二、物理性能
粒度组成: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粒度应控制在0.15mm~5.0mm之间。
堆积密度:机制砂的堆积密度应大于或等于1350kg/m³。
空隙率:机制砂的空隙率应小于或等于45%。
压实度:机制砂的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8%。
水稳定性:机制砂的水稳定性应符合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
洗净度:机制砂的洗净度应大于或等于98%。
三、化学成分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小于或等于3%。
铁含量:机制砂的铁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5%。
硅酸盐含量:机制砂的硅酸盐含量应大于或等于85%。
钙镁含量:机制砂的钙镁含量应小于或等于2%。
四、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包装:机制砂的包装应符合GB/T 19773-2005《建筑用砂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的要求。通常采用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或麻袋等包装材料。
标志:机制砂的包装袋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净重、执行标准等信息。
运输:机制砂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受潮、受污染。运输工具应具备防雨、防尘功能。
储存:机制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防尘的仓库内。仓库地面应平整、坚实,无积水。
五、检验方法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中的方法进行检验。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中的方法进行检验。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检验:根据GB/T 19773-2005《建筑用砂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的要求进行检验。
六、出口证书
出口商在出口机制砂前,应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出口检验。
检验合格后,检验检疫机构将出具《出境货物检验检疫证书》。
出口商凭《出境货物检验检疫证书》办理出口手续。
总之,机制砂出口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生产和出口机制砂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机制砂出口的监管,确保出口机制砂的质量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