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9年艺考政策对艺考生审美能力有何影响?

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开始关注艺考政策对艺考生审美能力的影响。2019年,山东省艺考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那么这一变革对艺考生的审美能力有何影响呢?

一、政策调整背景

2019年,山东省艺考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部分艺术类专业的校考,改为省统考。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考生负担,提高考试效率,同时也对艺考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政策调整对艺考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1. 审美素养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新的艺考政策下,考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艺术作品鉴赏能力:考生需要具备对各类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的鉴赏能力,能够准确地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背景等。
  • 审美观念的形成:考生需要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不盲目跟风,能够独立判断和评价艺术作品。
  • 审美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如绘画、音乐、舞蹈等,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1. 考试内容的调整

新的艺考政策下,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例如,在美术类考试中,除了传统的素描、色彩等科目外,还增加了创作性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表现力。


  1. 艺术类院校的选拔标准

在新的艺考政策下,艺术类院校的选拔标准更加注重考生的审美素养。院校在录取过程中,不仅关注考生的专业成绩,还会考察其审美观念、艺术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案例分析

以某艺术类院校为例,该校在2019年艺考中增加了创作性考试环节。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创作,考察其审美表现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得考生在短时间内展现了自己的审美素养,也为院校选拔具备较高审美能力的考生提供了依据。

总之,2019年山东省艺考政策的调整,对艺考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审美素养的提升,以适应新的艺考政策。

猜你喜欢:北京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