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中的合同争议调解程序是怎样的?

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中的合同争议调解程序是怎样的?

一、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合同争议在所难免。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合同争议,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了合同争议调解程序。本文将详细阐述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中的合同争议调解程序。

二、合同争议调解的定义

合同争议调解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合同条款、履行方式、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问题,合同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请求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对争议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

三、合同争议调解的程序

  1. 争议提出

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争议。提出争议的一方应向对方提供争议事项的相关证据和材料。


  1. 调解请求

提出争议的一方应在争议发生后一定期限内(如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规定),向对方发出调解请求。调解请求应明确争议事项、调解方式和调解期限等内容。


  1. 调解机构选择

合同双方当事人可协商选择调解机构,如仲裁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若协商不成,可由争议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指定调解机构。


  1. 调解程序启动

调解机构收到调解请求后,应立即启动调解程序。调解机构可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调解。


  1. 调解过程

调解过程中,调解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调解机构应确保调解过程的公平、公正,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2)自愿原则: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自愿参与调解,不得强迫或威胁。

(3)保密原则:调解过程中,调解机构应保守双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调解机构在调解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方式:

(1)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

(2)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

(3)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

(4)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1. 调解结果

调解机构在调解过程中,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机构应制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若调解不成,调解机构应终止调解程序。


  1. 调解书的执行

调解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义务。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中的合同争议调解程序是解决合同争议的重要途径。通过调解程序,可以降低争议解决成本,提高争议解决效率,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合同争议调解程序,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争议。

猜你喜欢:免费项目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