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能否要求赔偿?
绩效考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能否要求赔偿?
在职场中,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员工的薪酬、晋升、奖惩等方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员工可能会因为绩效考核不达标而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能否要求赔偿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绩效考核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员工因绩效考核不达标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且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二、员工能否要求赔偿
- 如果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不能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只能要求经济补偿,而不能要求赔偿。
- 如果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具体来说,如果企业有以下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2)未支付经济补偿;
(3)未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4)未按照法定期限支付经济补偿;
(5)未按照法定方式支付经济补偿;
(6)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支付赔偿金。
三、总结
绩效考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能否要求赔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只能要求经济补偿;如果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赔偿。因此,员工在面临绩效考核解除劳动合同时,要了解自己的权益,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公司战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