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原则

一、背景

科研经费是支持科研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违纪现象,如套取、挪用、贪污等,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我国开始编制科研经费负面清单,旨在明确科研经费使用中的禁止事项,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二、编制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负面清单内容的合法性。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负面清单的编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1. 实用性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关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负面清单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负面清单的实用性。


  1. 预防性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应具有预防性,通过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明确禁止,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点,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梳理和归纳,确保负面清单的预防性。


  1. 动态调整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应具有动态调整性,随着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调整和科研活动的变化,负面清单内容应相应进行调整。在编制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的变化,及时对负面清单进行修订和完善。


  1. 透明度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应具有透明度,确保负面清单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对负面清单内容进行充分论证和说明,确保负面清单的透明度。


  1. 分类管理原则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分类管理原则,根据科研经费使用环节和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对负面清单内容进行分类。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违规违纪行为的多样性,确保负面清单的分类管理。

三、负面清单内容

  1. 禁止套取、挪用、贪污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套取、挪用、贪污科研经费。


  1. 禁止虚假报销、虚列支出

科研人员不得以虚假发票、虚假报销等方式套取科研经费,不得虚列支出。


  1. 禁止将科研经费用于与科研无关的支出

科研经费不得用于与科研无关的支出,如旅游、宴请、娱乐等。


  1. 禁止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购置设备

科研经费购置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得违规购置。


  1. 禁止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发放劳务费

科研经费发放劳务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得违规发放。


  1. 禁止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

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得违规购置。


  1. 禁止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支付人员费用

科研经费支付人员费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得违规支付。


  1. 禁止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购置土地、房屋等资产

科研经费不得用于购置土地、房屋等资产。

四、总结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的编制对于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合法性、实用性、预防性、动态调整性、透明度和分类管理原则,确保负面清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严格执行负面清单,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科研经费违规违纪行为,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猜你喜欢:集团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