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研究论文笔记摘抄
教育史研究论文笔记摘抄
古代教育制度
官学制度与“六艺”教育 夏朝:
学校萌芽的传说,包括序和校。
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等教育机构。
西周: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的教育内容,强调道德教育。
私人讲学与诸子百家
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经济下移,官学衰败,士阶级崛起。
私学发展:诸子百家的私学教育。
教育改革与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
20年代的教育改革,强调科学方法和教育调查。
推广教育测量、心理测验,如汉字字频调查。
1922年新学制
“六三三”分段学校系统,适应儿童身心发展。
学制结构借鉴美国,同时带有实用主义色彩。
地方官学与科举制度
崇宁兴学
蔡京主持恢复和发展“熙宁—元丰兴学”。
推行三舍法,建立辟雍,设立地方官学,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制系统。
教育思想与哲学
《中庸》的教育观
教育的本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美术教育史
美术教育史不仅是一门艺术史,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
教会教育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扩张与专业化,产生了一批传教士教育家。
收回教育权运动,强调教育与宗教分离。
以上笔记摘抄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中国教育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和事件,反映了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中国教育史的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