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图则符号
测绘图则符号是用于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或字母记号。这些符号根据其代表的概念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可以根据比例尺关系进一步细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绘图则符号类型及其定义:
点状符号:
表示地图上单个的、位置固定的点,如控制点、监测站等。
线状符号:
表示连续的线,如道路、河流、海岸线等。线状符号可以是依比例尺的,也可以是不依比例尺的。
面状符号:
表示地图上连续的面,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面状符号通常是半依比例尺的,因为它们通常覆盖较大的区域,无法在地图上按比例表示。
体积符号:
表示具有体积特征的物体,如等高线表示地势,等温线表示空间气温分布等。
此外,根据符号在地图上的表现形式和用途,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依比例尺符号:
这类符号可以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表示实际的范围和尺寸,如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等深线等。
不依比例尺符号:
这类符号通常用于表示独立或线状地物,其范围一般小于图上1毫米,如控制点、检修井等。
半依比例尺符号:
这类符号的宽度范围不能依比例尺表示,但长度可以,通常出现在1:10000~1:50000的地图上,如某些类型的边界线、道路等。
在实际应用中,测绘人员会根据具体的测绘需求和地图比例尺选择合适的符号来准确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些符号不仅有助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还能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空间分析工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