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祥云寺简介

祥云寺,位于 郑州东南的祥云寺村,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初名萧寒寺,也称小寒寺、小槐寺,后在大旱之年祈雨灵应,遂改名祥云寺。

寺院依高岗而建,东、西有小溪流过,被称为“二龙戏珠之地”,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郑州小普陀”。寺院两重院落,面南背北,气势宏伟。古寺当昔全盛之时,梵宫焕若,古塔巍然,晨钟暮鼓,相应三邑。每至农历四月初四,古寺都会举办庙会,人们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相继而来,盛况可谓是蔚为大观。

祥云寺占地百余亩,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南天门、奶奶殿、东西厢房等建筑,有佛祖、观音、三圣奶奶像、弥勒佛韦驮等佛像30多尊。此外,寺院还有千年松柏、古槐巍然林立,碑记石刻比比皆是。原有一铜钟,高达二米,重约三吨,晨钟暮鼓,名贯三邑。

解放以后,古寺几经辉煌和兴衰,现有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和山门殿,另有绕寺清水一渠。2008年4月15日,祥云寺正式批准开放,任命会童法师为住持,带领广大信众发心重兴千年古刹。如今,祥云寺是郑州唯一的弘扬观音文化的清净道场,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民俗价值和宗教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