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建设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要求
学校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应远离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教学区应远离噪音源,如殡仪馆、医院传染病房等。
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并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建设规模应根据批准的办学规模和相应的建筑面积指标确定。
房屋建筑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等。
安全与适用性
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建筑应具备在抗御重大自然灾害时作为紧急避难疏散场所的功能。
教学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环境与绿色校园
应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建绿色校园。
室内与室外台阶设计
室内台阶尺寸宜为150×300mm。
室外台阶宽度宜为350mm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
楼梯设计
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其他细节
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学校周边25m范围内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应符合相关限值。
以上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具体实施时应参照当地最新的教育建设规范和地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