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办学
青岛大学的办学历史是一个多源汇聚的过程,最早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该学堂后变更为青岛医学院。在后续的发展中,青岛大学经历了多次合并与重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合并组建
1993年,青岛大学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发展历程
青岛大学在合并办学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综合大学。
学校在医学学科、师范学科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市校共建,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办学特色
青岛大学提出“打地方牌,唱国际歌”的特色办学理念,依托青岛的国际化特色,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学科与专业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和医学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种,涵盖18个培养领域。
校园与设施
青岛大学现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
学校固定资产42亿元,教学、科研用设备6万台件,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