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公路景观设计特点

高级公路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因地制宜:

强调利用现状地形设计景观,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环境保护为基础:

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美学理论为指导:

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

风格鲜明:

高等级公路一般位于城市之间,跨地区、跨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的道路景观。

兼顾效益为目的:

高速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但在建成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则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批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后期养护管理等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功能性:

公路景观的承载主体是为交通运输服务的公路工程本身,公路的基本属性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交通服务,所以公路景观的首要任务必须是满足这种“安全、舒适、快捷”为前提。

动态性:

公路景观的服务主体是大部分时间驾车或乘车行驶在公路上的司乘人员,这种欣赏者的视觉移动属性决定了公路景观的动态性特点。

整体性:

由于公路景观是由路内景观和路外景观组成的有机体,所以在考虑公路的景观问题时就要二者兼顾,既要考虑公路使用者在公路上行驶时的景观视觉感受,同时也要考虑处于公路之外的居民对公路的视觉景观感受。

宏观性:

公路工程属于典型的线性工程,短则十余公里,长则数十甚至上百公里,公路景观则是一种“点线面”混合结构的景观,公路景观是随着车辆的移动变换空间和时间的。

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

高速公路一般经过不同区域,只有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同时,在设计中,高速公路设施如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和收费站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确定一个统一的主题。

这些特点综合起来,旨在确保高速公路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交通需求,同时在视觉和环境上也能提供舒适、安全且美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