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白塔简介
杭州白塔,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的钱塘江畔白塔岭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五代时期,用纯白石材筑成,因此得名“白塔”。白塔仿木结构,呈八面九层状,各层每面转角处都有梭形倚柱,每层四面各有壶门,雕铺首、御环、乳钉门,壶门两侧浮雕佛、菩萨像,线条纤柔,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其余四面刻经文,间有菩萨像。塔基占地约400平方米,下为磐石,上为须弥座,磐石八边形,每边侧面都雕刻山峰,平面雕刻海浪,象征“九山八海”。座身各面都刻满经文,座上置塔身。塔身实心,每段由两块白色巨石分段雕凿砌合成整体,为正八角形,高16米。外形酷似木楼阁塔,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南宋时,白塔邻近紫禁城,可以望见凤凰山下金碧辉煌的宫阙。塔边原有白塔寺、白塔桥,白塔桥是进入皇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有人在这里卖地经(导游图)。当时流传一首脍炙人口的讽刺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使塔名广播全国。
白塔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史和艺术,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它的建造年代并无确切文字记载,按专家的说法,是在吴越王钱俶时期。1988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白塔公园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闸口白塔”为核心,及历史建筑和铁路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为要点的一座城市文化公园。公园内集古老的历史遗迹与生机蓬勃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是休闲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