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作文

贾岛推敲的故事源自唐代诗人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时的一个细节。在这首诗中,贾岛最初写下“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随后他反复琢磨,觉得“推”字不如“敲”字贴切。于是,他骑在毛驴上,一边思考一边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动作,以此来寻找最合适的字眼。

就在这时,贾岛不知不觉地闯入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中。韩愈见状,下马询问原因,贾岛便将自己的困惑和推敲过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韩愈听后,经过思考,也认为用“敲”字更为妥当,因为敲门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而且在夜深人静之时,敲门的声响能使环境更加生动。贾岛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韩愈不仅没有责怪贾岛,反而与他结为布衣之交,这段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从此,“推敲”一词便用来比喻在写作时对字句的仔细斟酌和修改。

贾岛的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严谨,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有类似的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