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素质学分
大学素质学分
大学素质学分是大学教育中用于评价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制度。它通常包括学生在学术学习之外,通过参与各类活动、竞赛、实践等方式所获得的学分。这些学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等,是学生毕业要求的一部分,并可能影响奖学金、评优评选、入党申请等方面。
大学素质学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通识拓展课程和劳动实践教育课程
总学时:150学时,5学分。
总素质分:300素质分。
劳动教育实践教育课程需修满120素质分。
学年要求
第一学年:修满180素质分(90学时,3学分),包括思想引领类和公益服务类至少各20素质分(10学时)。
第二学年:修满120素质分(60学时,2学分),同样包括思想引领类和公益服务类至少各20素质分(10学时)。
第三学年:补修未完成的学时。
其他获得方法
参加学科竞赛、技能比赛。
参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发表科研相关论文或作品。
学分标准
包括《思想品行》、《职业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实践)》、《劳动素养(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和《诚信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