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的背景历史
测绘学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和里程碑:
古代测绘技术的起源
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界,从而开始了测量工作。古埃及人还制定了精确的土地划分和管理系统。
中国: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描述了禹治水时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情况。古代中国的测绘技术也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
地图制图的发展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地是球形的概念,埃拉托斯特尼通过观测日影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证实了地圆说。
中国: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唐代南宫说在张遂的指导下进行了实测弧度测量,推算出了纬度1度的子午弧长。
近代测绘技术的进步
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牛顿和荷兰的惠更斯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进一步验证了地圆说,并推动了测量方法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测绘技术开始注重精确性和效率,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促进了近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绘技术的诞生
20世纪初: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和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地图制图的精度和效率。
20世纪中叶:电子学、信息学、电子电脑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和仪器的变革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