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中作文
城市与乡村的春意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一学生在2022年7月17日所写,主题为“城市里感受不到农村盎然春色”。文章通过对比城市公园里修剪过的花草和家乡的梧桐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和对童年记忆的珍惜。作者详细描述了梧桐树在祖母院子门前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作用。
人生的思考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一学生在2021年11月8日所写,主题为“人生的思考”。文章通过描述阳光、飞机、扁担等元素,引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像一根扁担,需要平衡和稳重,同时也要拓展生命的宽度。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成为一个光阴的守望者,记录生活的点滴,最终形成一本书。
智慧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一学生在2021年11月14日所写,主题为“智慧”。文章通过引用木心、汪曾祺、《西厢记》、工匠、古代女子等近十个例子,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刻的思考。文章的语言干净细腻,通过这些例子支撑观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表达能力。
人生的取舍增删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三学生在2024年12月7日所写,主题为“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在绵延流动中取舍增删”。文章通过对河流的比喻,阐述了人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需要做出的选择和决策。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河流一样,需要在绵延流动中取舍增删,才能让人生更加美好。文章还强调了人在面对选择时的主动性和判断力。
故事的力量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二学生在2023年6月8日所写,主题为“好的故事”。文章通过引用材料“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引出了对故事力量的思考。作者认为,故事是有力量的,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文章还强调了故事在文化传承和民族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学于故事,传于新时
这篇作文是徐州一中高二学生在2023年6月7日所写,主题为“学于故事,传于新时”。文章通过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例子,说明了故事在记录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历史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个人喜怒哀乐,还表现了为人处世、家国情怀的道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文章还强调了新时代青年应该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传承文化。
这些作文展示了徐州一中学生在不同主题下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体现了他们在文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