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补偿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劳务派遣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劳务派遣补偿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保障劳动者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务派遣补偿的法律法规变化。
一、劳务派遣补偿法律法规概述
劳务派遣补偿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法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我国劳务派遣补偿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意见》等。
二、劳务派遣补偿法律法规变化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修订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补偿进行了明确规定。与原《劳动合同法》相比,《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补偿有以下变化:
(1)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意见
2014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劳务派遣补偿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与《实施条例》相比,《意见》在劳务派遣补偿方面有以下变化:
(1)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修正。修正案草案对劳务派遣补偿进行了以下调整:
(1)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三、总结
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劳务派遣补偿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务派遣市场。从《实施条例》到《意见》,再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我国劳务派遣补偿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继续关注劳务派遣市场动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人力资源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