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好吃的糕点
徐州的传统糕点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糕点:
蜜三刀:
以其表面切三刀而得名,选用上等面粉、白糖、麦芽糖、蜂蜜、生油、麻仁、南桂花等为原料精制而成,成品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羊角蜜:
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成品里外三层,分别是蜂蜜糖浆、角壳、粉屑。食时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
条酥:
也称为桃酥,是徐州传统的面食糕点,金黄酥脆,上面撒上白芝麻,香甜酥松,入口易化,滋味纯正,越吃越香。
麻片:
小时候过年必备的糕点,爸妈单位把它当年货发。开始都是白芝麻片,后来才有黑芝麻片。特别喜欢吃它,细细品尝特别香。
江米条:
小时候,家里有两个饼干罐子,一个里面装馓子,一个里头装江米条。吃腻了甜的吃咸的,缓过劲儿来再吃甜的。
花生糖:
以前,在莲花井那儿有一家手工现作花生糖的摊子,老板抡大锤,老板娘翻糖,配合默契,刚切出来的花生糖热乎乎的,非常好吃。
桂花酥糖:
酥糖用开水一冲,就是浓香四溢的桂花糖茶。有的用了白芝麻,有的用了黑芝麻,都是一样的香。
山楂糕:
徐州人谁敢说自己没吃过山楂糕,也有人说:我吃的是酸楂糕。传统面包,不是红跑车的味儿,也不是千禧坊的味儿,就是小时候的味儿。
枣泥酥 与 红豆沙酥:
这两个简直就是糕点界的胖瘦头陀,胖的是枣泥酥,瘦的是红豆沙酥。
云片糕:
为上等白糯米制作,经过60度温水浸泡,6小时后捞出阴干水气,在锅里炒成米花,再加工成细粉。这些糯米粉要放置半年后方能使用,中医学理论叫存性,也叫软化,经过软化的食品在人体内易于消化和吸收。将软化好的糯米粉加油、糖、桂花香料合成糕胚块,再用特制切片刀细切,每片薄如纸,厚薄一致,易剥取而不断,可卷曲而不碎。食糕者可以一片片揭开品尝,入口香甜,软绵滑润。
蜂糕:
据传说,唐朝贞观年间,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里节度使时,有宠妾关盼盼,烹饪女红,音乐歌舞无所不能,尤其是关盼盼擅用面筋,蜂蜜,麻油,果料制作一种蜜制蜂糕作日常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姿色动人,深得张尚书的喜爱。张特为关盼盼独选一楼,名曰:“燕子楼”。后来张建封病故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多年,闭阁焚香,坐诵佛经。其侍女将蜜制蜂糕的制法传至民间,徐州百姓争相仿制,成为一道名点。尤以坐落在市中心彭城路上的泰康回民食品店生 的蜜制蜂糕最为著名。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都到过徐州“燕子楼”并有名诗题咏,随之燕子楼声名大振,蜜制蜂糕因而也成为历往千年而不衰的名特糕点,列为古城徐州的八大名点之首。
这些糕点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文化内涵,是徐州地区传统的美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