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发展的经历简介
中国餐饮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
史前至殷商时代:
石烹阶段:直接在火上烤、烧熟水烹。
油烹阶段:陶器的发明和动物油脂被利用。
形成阶段
商纣至秦朝:
商周时期:发明酿造酱油、酒、醋和多种调味酱。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出现酒楼、厨师、酒保,提出火候和五味(辛、甘、酸、苦、咸)。
发展与善阶段
秦以后:
秦、汉时期:烹饪技艺大交流,植物油被利用,豆制品和蔗糖被发现,腊八粥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烹饪技术由“术”到“学”,出现烹饪专著如《食经》。
隋唐五代时期:重视食品卫生和食疗(药食同源)。
宋辽金元时期:出现很多专著和美食家。
明清时期:厨房分工细致,原料细加工和保鲜方法精良,烹调技艺讲究色、香、味、形,食品卫生和保鲜技术有显著提升,出现满汉全席。
现代化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
餐饮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哑铃型结构,高端餐饮和低端餐饮占主导。
20世纪90年代至2021年: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连锁化初步发展,市场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1992年-2012年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15%以上。
2012年之后:
大众餐饮崛起,需求多样化,消费升级下品牌意识增强,连锁化率逐步提升。
创新与变革阶段
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高科技不断应用于生产与服务,现代化餐饮生产设备与服务设施普及,行业科技含量增高。餐饮市场正朝着管理规范化、竞争有序化方向发展,消费者日趋成熟,消费行为理智。
这些阶段反映了中国餐饮文化从最初的简单烹饪技术到复杂的烹调技艺,再到现代化、品牌化和连锁化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成就,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