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野外作业操作规程
野外测绘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野外测量操作、安全预防措施以及观测手簿的记录和检查等方面。以下是详细内容:
前期准备
根据测绘任务的具体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测绘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组织测绘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熟悉测绘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
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任务的区域范围、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等,并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
野外测量操作
到达测量区域后,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控制点的布设,确保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准确、可回溯,并进行记录。
合理安排测量人员的工作任务,分工明确,确保测量作业的高效进行。
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各项测量参数的测量,包括水平测量、垂直测量、角度测量等。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地形的实地调查和采集地理信息数据。
安全预防措施
注意防范蚊虫叮咬,特别是在沼泽地、植物覆盖区域和浮动草地等地方。
在涉水河流或水域作业时,水深应小于半身高,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禁止徒手下水渡过河流或沟渠。
进入竖井、沟槽进行地下管线测量时,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取通风措施,预防有毒有害气体。
登高观测作业前,应检查攀登工具、安全带和观测工具,并保持完好。
建筑物测量时,应了解建筑物结构坚固程度及周围情况,尽量避免在建筑物顶边缘作业。
在露天矿区、坑道、高山陡坡和险峻地区测量作业时,司尺人员应先勘明安全情况,后进行测量作业。
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时,应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仪器设备架设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至少为10米。
山区、林地作业时,应预防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尤其注意防止村庄养狗伤人,山区丛林应预防毒蛇叮咬。
野外作业时,应遵守有关禁区防火规定,生火时应有专人看守,禁止留下未熄灭的火堆。
在森林地区进行物探测绘作业时,应遵守禁区防火规定。
水系、沼泽地区作业时,应佩戴防护装备,注意防范蚊虫叮咬,并在沼泽地行走时携带探测棒,标识已知危险区。
观测手簿的记录和检查
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
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野外测绘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并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