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的消毒区域有哪些

餐饮消毒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餐区域消毒

每日每2.3小时对顾客常接触的设施进行消毒,如门店吧台、餐桌、椅、展示柜等外场区域和公共空间。

消毒时间为每天上午10点、下午14点、18点、22点四次。

执行标准为含氯消毒剂(浓度500mg/L)或75%的酒精,使用专用消毒抹布擦拭桌面、橱窗,不少于15分钟后用清水擦除洗净,去除残留消毒剂。

在顾客容易关注和接触到的地方,张贴“已消毒”标识。

后厨食品加工区域消毒

严格执行消毒规定,加工餐具每日蒸煮消毒。

每餐所有食材尤其肉制品100%做到熟制(包括员工餐)。

消毒操作完成后,执行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留档备份。

客用餐具消毒

每餐开餐前确保餐厅里所有使用过的器具,经消毒杀菌后方可投入再使用,消毒检查表应由店长签字确认并对外公布。

集中消毒餐具、饮具的采购符合要求。

具有餐具、饮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并运转正常。

洗涤剂/消毒液正确配置,符合溶液浓度食品安全要求。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用后洗净、消毒。

餐具消毒区

消毒柜或消毒间用于餐具和厨具的消毒。

清洗消毒区设置

设置独立的洗消间或隔断场所,不得设在室外,场所应明亮、平整、干净、卫生,地面有一定排水坡度,并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条件及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设施。

使用大容器存储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鼓励设置消毒房(库),其位置宜与餐饮具清洗场所直接连通,并与烹饪间、备餐间相近或直接连通。

洗碗机、消毒柜等消毒设备应有温度、时间监控显示装置,易于清洗、消毒,便于操作、维修、保养。

配置专用清洗消毒水池,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料、清洁工具等水池混用,上下水通畅,数量根据不同类型消毒方式配置并满足需求。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

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与食品、清洁工具等存放设施能明显区分。

辅助区消毒

办公室、更衣区、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卫生间、非食品库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也需要进行消毒。

这些消毒措施旨在确保餐饮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建议餐饮企业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消毒操作,并在显著位置张贴消毒记录和标识,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