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服务内涵演变

中国餐饮服务内涵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招待所服务阶段(1978年以前)

特征:服务性质为招待所和旅馆,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低劣。

管理方式:服务基本上依靠政治口号和行政命令,缺乏基本的制度、标准和规范。

服务方式:服务活动多为服务人员的即兴自发行为,服务水平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政治觉悟、经验和个人心情,服务质量极不稳定。

标准化服务阶段(1978年以后)

特征:随着改革开放,旅游饭店应运而生,外国饭店管理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管理方式:198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学习北京建国饭店先进经验的活动,标志着中国旅游饭店开始标准化管理。

服务方式:服务活动开始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上仍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

个性化服务阶段(21世纪初至今)

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餐饮服务开始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

管理方式:饭店开始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的管理系统,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细节。

服务方式:服务人员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总结:

中国餐饮服务内涵的演变从最初的招待所服务,到标准化服务,再到个性化服务,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多样化,餐饮服务将继续向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