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高程有几种
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的高程系统有以下几种:
1956年黄海高程:
这是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该基准面是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其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吴淞高程基准:
这是另一种国家高程系统,其高程基准面与1956年黄海高程不同,主要用于某些特定区域或工程。
珠江高程基准:
适用于珠江流域地区的高程测量。
北京高程基准:
以北京西山峰顶的高程值为基准面,主要用于陆地测绘和建筑工程。
青藏高原高程基准:
以青藏高原上的高程点为基准面,用于陆地测绘和气象观测。
黄海高程基准面:
这是我国海洋测绘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高程基准面,其高程值为平均海平面高程(NAP)。
这些高程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具体使用哪个高程系统取决于测量的需求和地域特点。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高程基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