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特点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选材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熏陶感染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
强调选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适应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适宜性:
难度适中,适合特定年段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文素养。
编写体例:
采取“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整体规划各单元主题。
古诗文篇目增加:
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阶段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占课文总数的约30%。
课文数量减少,教学类型增加:
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减少为32课,增加了“多元认字”内容。
识字与写字:
字量、字种和字序都有所调整,以适应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汉语拼音:
单元设置和课时安排有所调整,以更好地辅助学生认字。
教学建议
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利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把握本质,精心设计:
识字写字教学应注重积累、建构、应用和表现的过程。
加强整合,积累梳理:
通过整合和梳理,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由字到词再到句的具体运用。
教材变化
字量减少:由原来的300字减少到280字。
字种调整:删掉58个字,新增38个字;会写字量不变,但删掉20个字,新增20个字。
字序调整:会写字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拼音教学调整
单元设置变化:由两个教学单元变成三个单元,增加了一个语文园地的内容。
课时安排微调:调整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课时。
入学教育
先认字再学拼音:一年级入学教育后,首先让学生认识一些汉字,然后再学习拼音。
古诗文的选取
边塞诗:从四年级起,教材编选了五首边塞诗,如王昌龄的《出塞》和王之涣的《凉州词》。
教材解读
人文精神与语文素养:教材以整体规划和有机渗透为基本思路,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上解读基于提供的参考信息,并结合了当前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