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内蒙作文

2017年内蒙古高考作文题目涉及多个古诗句的选择和立意,具体作文内容如下:

眼界无穷世界宽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满分作文:眼界无穷世界宽。文章通过桂花的例子,阐述了“眼界格局说”,即眼界不同,境界各异。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而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文章还提到,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孤芳自赏,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你争我抢,只能哀叹春之归去;而桂花则渡人渡己,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与秋永恒。

所谓“故乡”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满分作文:所谓“故乡”。文章通过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引出对故乡的怀念和寻找。作者认为,故乡的月亮之所以格外明亮,是因为心中对故乡的深情。文章还提到,许多文人骚客和漂泊游子在中年后都会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感叹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正视自己的优点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满分作文:正视自己的优点。文章通过李清照的诗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鼓励读者正视自己的优点,不要强求与他人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章认为,正视自己的优点,会发现自己的可发展之处并不少,不羡慕别人的优点,而是找到并发展自己的优点。

敢于正视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满分作文:敢于正视。文章引用鲁迅的名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强调敢于正视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当今时代尤其需要鲁迅样猛醒的灵魂和敢于“正视”的精神,正视即是正面直视,不回避。